默拍京都:用深刻,找回一縱即逝的美好

誠品書店閱讀職人大賞推薦

生活不在這裡,也不在那裡,
而在每一個心有所感按下快門的當下。

1個背包,35天居遊,115顆溫暖的問候,
200多卷的底片重量,8100次的快門陪伴!

無法直行的城市,京都走晃路線無私分享,
心中有大方向,意外與迷路才是真正的地圖!

你拍,是因為你愛透了攝影的味道

一個人的京都,一個月又五天。從陌生到不捨離去,從計畫旅行到隨性出走,攝影師阿默mookio,冀求的並非旅遊的新鮮感,而是想要奢侈地擁抱京都的簡單生活。

他走在千年古都的大街小巷,記錄一縱即逝的美好,每一個畫面,都是他用全身各個部位,感知、聆聽、品嚐、嗅聞而織成的時光纖維。

這是一場從回來之後,才開始的旅行。



默拍京都

二○一二年的十二月初,首次造訪京都,感受到楓葉、銀杏、神社的美好景色,興高采烈地拍了許多照片,也覺得短短幾天時間的旅程,根本不足以認識這個城市。

回到台灣後,想挪出假期,再一次深入地感受京都風貌。經常對自己說,如果再訪京都,可別只有短暫的旅程,乾脆就在京都住上一段時間吧。

或許對許多人而言,長時間跨越各國土地,品味著人物景色的風情,是再平凡不過的事情,但我卻遲遲下不了決定。把種種的想法列出來,不外乎是,工作進度處理?家裡的貓誰要來照顧?去京都要住哪裡?何時出發?去京都長待的理由是什麼?要去多久,兩個禮拜,還是一個月?想了許多,似乎又沒有非去不可的理由,好多事都還沒完成,還是先擱下吧。

我總想念著京都的美好,某天深夜,按捺不住的莫名衝動湧上,填好機票的日期,送出確定結帳的瞬間想著:原來只要機票訂了,一切都不是問題啊,我真是庸人自擾。

關於京都的旅程,只有一個目的,去遠方我所嚮往的風景,看更多的事物。

人在京都沒有理由的瘋狂拍照,應該是很棒的感覺。但又要如何記錄屬於她的獨特韻味呢?

當下突然靈光一閃,那就來拍攝底片吧!雖然我們沒辦法同遊京都,但是透過拍照,將時光凝結並記錄在不同的底片當中,一起分享給熱愛生活和旅行的朋友,確實是很有趣的主意,因此發起了募集底片拍京都的活動。

沒想到,幾個小時就收到來自港澳台三地,總共一百多位朋友的訊息。當我收到包裹拆開底片的時候,讀著一張張大家的小紙條,剎那間的感動湧上,久久不能自己。

三天後,我從台灣飛到京都,帶著兩百多卷的底片重量,一百一十五顆溫暖的問候,八千一百次的快門陪伴,都置放在背包裡。

每按下快門的剎那,「喀嚓」清脆的聲響傳進心頭,便化成一聲聲的感謝,感謝你們陪伴我一同前往。

這段旅程,是從結束之後才開始的。

當我走過著名的神社廟宇,品嚐著好友介紹的美食佳餚,經過了濃厚日式韻味的建築街道,櫻花像雪白渲染了天際;當盤坐在紅毯的茶几前,喝著清茶,為了整天的疲勞歇息;當休憩在鴨川河岸,一個下午無所事事、靜坐在神社前,不發一語的自在,隨意地亂走,沒有任何的旅遊目的,不需要依賴導覽的地圖規劃,只依循自身的直覺前往,盡情地拍攝眼前一切。

盡情讓光線在底片上揮灑,為這一次的旅程賦予著極大的意義,無論是對我自身,還是參與的朋友們。從觀景窗看出去的視野很遼闊,腳步行走得很輕快,謝謝你們所贈與很多的愛。

拍照,是愛上生活之後的事

我正在雨中拍照時,突然感覺不舒服,回到民宿的當晚,我將暖爐的溫度調高,穿著外套蓋著厚重棉被,還是擋不住骨子裡透出來的寒冷,我發起高燒了。

人生很有意思的,許多無法預期的事情突然就發生了。

剛到京都的日子,我盡可能拜訪更多的景點,拍攝各種的古蹟廟宇,尋找街頭拍照的精彩內容,一個人感知京都的景色,一個人享用餐點,一個人持續在路上走著拍著,計算已經完成幾捲底片,還有那些地區還沒去過等。以至於身體都是處在疲累不堪的狀態,無意識地把拍照當作最重要的工作,情緒處在某種壓力的狀態,揮之不去。

當我發著高燒的躺在床上,看似意外但卻是必然的結果。

身體虛弱的我,陷在自怨自哀的情緒,躺在床上不斷的質疑自己,為什麼要來京都受罪,好好地待在家裡不是很好嗎,好想躺在溫暖的床,想立刻就訂機票就回家;同時,又一邊嘲笑自己意志真是薄弱,不過才小感冒,居然要回台灣,你對京都之行的堅持不過如此,真的是太鄙視自己了。

正當我在床上痛苦著,室友Jeo回來知曉我正在發燒,半夜12點商店全關,他二話不說就立刻跑出去找藥局,不久後,Jeo拿著退燒藥回來,當我從Jeo手中接過藥品的時候,想哭的情緒極度氾濫,原來我真的需要別人的幫忙,但我從未開口。

我問著這藥多少錢,Jeo用輕鬆的語氣說到:「不用錢,你好好休息,還有買些水果放在你床邊,肚子餓了就吃些。」

於是我床上躺了兩天,Jeo就照顧我兩天,傍晚時都會傳簡訊問說:「你要幫忙帶晚餐回去嗎?」當時在陌生的環境,得到只有幾面之緣的朋友關心,我心懷感激。

第三天早晨醒來,病情轉好,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鬆愉快,想到剛抵達京都的日子,只專注在美麗的景色、神社古蹟、巷弄街道,把京都的旅程當成攝影專案來拍攝,認真變成了負擔。

從那天之後,我便不再堅持既定的拍攝計畫,不用工作的態度來面對京都的美麗,出發前所規劃的遠大志向,譬如追求極美的京都樣貌,一天要完成幾捲底片拍攝的目標等,就輕易的消散了;我逐漸地解到,如果停留在表面的拍攝成果,也只是明信片般的風景,不具有任何意義。

我越來越渴望能與更多人接觸相處,因為有你們的溫暖問候,京都才對我有意義。

透過攝影的框框去認識京都的景色,按下快門的瞬間,能欣賞世界、能記錄世界,同時也是我們對於美好概念的偏見,除了一張美麗的照片,甚麼也沒得到。

生活如此的可愛,而拍照,是愛上生活之後的事。